11月1日,“仙工神品——广州象牙雕刻展”和“岭南雕刻体验季”系列活动在广州市文化馆开幕,是自2017年底我国全面禁止象牙及制品贸易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牙雕专题特展。
据悉,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配套一系列互动体验和科普讲座活动,展示广州牙雕的辉煌历史与高超技艺,引导市民游客正确认知牙雕及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巨大价值。
作为国内牙雕的重要流派,广州牙雕以玲珑剔透的镂空雕技法闻名于世,代表作品有牙球、牙船、人物、微刻书画等,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清代,随着广州一口通商地位的确立,广州牙雕迎来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奠定了广州牙雕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领先地位。民国时期,由于战乱不断,广州牙雕跌入低谷,艺人离散、部分技艺失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广交会落户广州,广州牙雕又迎来一次黄金时期,名师云集、佳作迭出、创新不断。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对象牙及象牙制品的限制逐渐严格,广州牙雕的传承再次面临挑战。尤其我国于2017年底全面禁止商业性的象牙及制品贸易后,广州牙雕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宣传和展示急剧减少。在此背景下,为重新审视广州牙雕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唤起牙雕传承人和牙雕行业传承发展的信心,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与广州市大新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原广州市大新象牙工艺厂)特联合举办了本次展览。
本次展览根据广州牙雕的品类进行分类展示,共分为广州牙雕历史、象牙球、象牙船、撒网船、象牙塔、材料与工具、象牙微雕、象牙花瓶、牙雕人物、杂件、替代材料等11个展示单元,总计展出约200件套展品,基本涵盖了当代广州牙雕的所有品类,不仅充分展示了广州牙雕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和工艺技法,更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并启发观众深入思考广州牙雕的艺术价值及其未来传承之路。
走进展厅,观众首先可以看到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多件牙雕文物。清代,广州牙雕主要分为两个行当,一个是贡行,一个是洋行。贡行专做进贡给皇室的制品,洋行专做出口制品。“广州牙雕历史”单元展出的一件《御宝龙舟》复制品,就是清代贡行的代表作,这件作品原件是清同治年间广州地方官府为庆贺慈禧太后40岁寿辰而进献的贡品,目前收藏于广州博物馆。在广州牙雕历史展区之后展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州牙雕的三大代表性品类,即象牙球、象牙船和通雕撒网船(通雕蟹笼)。1973年,象牙球、象牙船和通雕蟹笼均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成为当时广交会出口创汇的主力军。
在象牙船展区,观众将能看到象牙船从小巧精致的紫洞艇发展到多层龙凤船的变化过程,其中一件由潘楚钜、张民辉、叶汉盛三位传承人于2013年合作的《大凤船》,是象牙被禁止生产销售前创作的最后一件大型作品,成为一个时代的绝唱。见证时代的还有李定宁、李斌成父子创作的撒网船《喜丰收》,也是广州牙雕该品类的最后一件作品。此外,展厅中的《十三层象牙塔》《通雕龙》《微雕牙米》等展品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本次展览,泛亚电竞app主办方还设置了“创新传承·替代材料”展区。早在20世纪90年代,广州牙雕保护单位和传承人就开始了使用替代材料进行作品创作和技艺传承。时至今日,我们看到,以张民辉大师为代表的传承人已经用替代材料创作出可以媲美甚至创新超越象牙雕刻技艺的新作品。
在展厅入口,观众可以看到一件由广州牙雕国家级传承人张民辉老师制作的2米多长的象牙船,该船用猛犸象牙制作,雕刻了十一层高的三进亭台楼阁、三千多个形态各异的人物,还有二百多扇可开启的窗户、一百多个遇风即动的风铃,令人叹为观止。此外,由李定宁、李斌成父子共同创作的《盛世乾坤·逐梦》,雕刻了一个40层猛犸象牙球,让我们看到用猛犸象牙依然可以代替象牙进行极其精细的雕刻。
李定宁、李斌成父子共同创作的《盛世乾坤·逐梦》,雕刻了一个40层猛犸象牙球。
作为广州工艺美术的翘楚和领头羊,广州牙雕的技艺与风格深刻影响着广州工艺美术的发展。广州玉雕、广州榄雕、广州木雕等雕刻类非遗项目就深受广州牙雕镂空雕技法的影响,使广府地区的雕刻类非遗整体呈现出繁复、饱满、精雕细琢的风格特征;广州牙雕的卓花技艺、劈丝技艺,泛亚电竞app也是广州檀香扇制作技艺赖以传承的核心工艺;广州牙雕最引以为豪的象牙球分层工艺则被广州玉雕借鉴并创新出镂雕玉球等新品种;广州牙雕擅长的拼镶工艺、微雕技艺也在广州榄雕中大量应用,助力广州榄雕开辟出传承发展的新领域。
此外,广州牙雕也不断与岭南地区的其他雕刻类非遗进行着互动和交流,广州牙雕的著名品类“通雕蟹笼”就是受潮州木雕虾蟹篓启发于1956年创新出的作品类型。因此,本次展览除了牙雕展品,主办方也特别设置了“匠心独运·岭南雕刻”展区,其目的就是将广州牙雕置于岭南雕刻这一大背景下进行阐释,期望通过对比展示、参与体验,领略岭南雕刻的整体特征,加深对广州牙雕特色的把握和理解。
为展示岭南雕刻保护成果,进一步推动岭南雕刻的传承和发展,展览期间,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共同举办“岭南雕刻体验季”系列活动,包括20多场互动体验课和科普讲座,带领市民游客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岭南雕刻的知识、技艺,并从中感受岭南雕刻和传统文化之美。
其中,互动体验课将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教授广州牙雕、广州玉雕、广州砖雕、广州木雕、广州榄雕和广州饼印,以及海南椰雕、潮州木雕、合浦角雕、北海贝雕等岭南雕刻技艺。此外,主办方还将邀请文博专家、高校学者、非遗传承人,为市民游客带来《广州黄金时代的工艺》《岭南雕刻的工艺特色——以肇庆端砚为例》《牙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木雕文化历史与技艺传承》《大新象牙厂历史与雕刻故事》《榄雕技艺发展与创新》《玉雕历史与技艺传承发展》等“干货”满满的科普讲座,多维度地解析岭南雕刻的工艺技法、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开幕式当天下午,海南椰雕省级传承人柯秋枫带来了海南椰雕制作体验活动。柯老师为学员们细致讲解海南椰雕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技艺特点。学员们则在老师的现场教学和指导下,亲手用椰子壳制作了一件莲花香插作品,收获满满。
11月1日下午,专家学者、非遗保护工作者、牙雕保护单位代表、泛亚电竞app牙雕传承人齐聚广州市文化馆,召开“广州牙雕传承发展论坛”,梳理广州牙雕发展历史和现状,共同探讨广州牙雕未来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所有非遗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挑战。广州牙雕既有辉煌灿烂的历史,也一度遭遇曲折、陷入困境,但最终又在坚守和创新中涅槃重生、焕发活力。从光彩夺目的过去,到重获新生的当下,再到无限可能的未来,这是本次活动试图呈现也期待大家能深刻感受到的广州牙雕。展览虽会落幕,活动虽会结束,但广州牙雕的传承与发展,永无止境。广州牙雕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绽放其独特的魅力。